早期的鶯歌窯廠林立,坯土區域臨近尖山,因此成為聞名的陶瓷重鎮,素有台灣陶都、景德鎮之稱,文化路、尖山埔路與重慶街一帶為鶯歌區陶業最早的聚集地,陶瓷工藝史至今已超過200年,鶯歌陶瓷老街之正式定名係在民國89年,隨著台灣第一座陶瓷博物館的成立,與尖山埔路的重新規劃使老街呈現出新面貌。
今日陶瓷老街最熱鬧的區域係指尖山埔路、重慶街及育英街所組成之環狀區域,這裡不但有吃有喝更有許多店家提供捏陶、手拉坯之教學實做,與現今大多數的吃喝老街相比更多了一股文化藝術氣息。
尖山埔路
尖山埔路的店家裝潢較美所販賣的陶瓷亦走精緻路線,此區以展售、捏陶拉坯的店家較多,小吃則集中在重慶街居多。
新旺集瓷的付費導覽陶藝課
客製化照片陶瓷杯
重慶街
走進重慶街後忍不住又開始吃吃喝喝了,要買便宜的瓷盤、餐具可在這區尋寶,真的很便宜會讓人忍不住多挑了幾樣。
古早窯(重慶街65-1號)
老街陶館
陶館二樓有甕仔麵沒去吃所以不知道是否好吃,回家爬文後發覺鶯歌較知名的小吃有阿婆壽司、滋味嘉羊肉麵、瓦片蝦餅、彰鶯肉丸、勇伯垃圾麵、鶯歌蚵仔麵線,至於老街的甕仔麵、泥漿粥、陶瓷餅三樣則褒貶不一,下次有機會再訪我應該會去滋味嘉試試!
心語:
此行因還想順道去三峽老街逛逛,所以只能去陶瓷老街走走沒去拉坯也沒去陶瓷博物館,個人倒覺得這裡蠻適合帶小朋友來玩的寓教於樂,下次有空再帶小甲蟲來捏陶、拉坯,走在老街上看著色白花青的青花瓷也讓我想起了周董的歌。
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妳,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,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………想像一下方文山所寫歌詞的意境,想想也好久沒啦啦高歌了!